昔日芯片霸主英特尔,如今为何沦为被收购目标?
作者|饶翔宇
编辑|钟毅
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
在过去几十年里,英特尔一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,其芯片在个人电脑(PC)和服务器中几乎无处不在。而现在,这家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,正陷入到被竞争对手收购的传闻中。
据最新的消息,高通最近几天向英特尔发出了收购提议,但能否达成交易还远未确定。为了达成这笔交易的同时不被反垄断机构调查,高通可能打算将部分资产或英特尔的一部分出售给其他买家。
对于高通而言,收购英特尔最大的利益点在于,英特尔作为曾经的芯片设计巨头,拥有丰富的芯片设计经验和技术积累,尤其是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芯片领域。目前在PC领域的市占率中,虽然高通基于ARM架构设计的芯片产品增长迅猛,但传统X86芯片仍是大头。通过收购,高通可以在ARM架构之外,获得英特尔在X86架构的芯片设计技术,从而丰富自己的产品组合,提升自己在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之外的市场份额。
最新的美股收盘价则显示,英特尔目前市值约为934亿美元,相比2020年的最高点,其股价跌幅已经接近70%。但即便如此,高通若能完成对英特尔的收购,这将成为全球科技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,超过微软2023年以75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。
“过去两、三年里市场需求转向了AI,这对英特尔来说是致命一击。”CFRA Research资深行业分析师安杰洛·齐诺(Angelo)表示。“英特尔不具备相应的能力。”
AI转向中,被抛弃的英特尔
在一个新兴技术出现后,往往会催生出新的产业生态,也必然会摧毁旧有的商业帝国。生成式AI,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。
2023年初,OpenAI的ChatGPT横扫了全球应用市场,用迄今为止最快的速度积累了超过一亿用户。同时,ChatGPT背后的AI大模型技术,成为了全球科技公司争相竞逐的唯一技术路线。他们认为,通过不断叠加算力和投喂数据的方式,AI的能力有望实现跃迁,这是继移动互联网浪潮后一个崭新的蓝海市场,所有的一切都将因此改变。
也几乎是一夜之间,英伟达的GPU成为了供不应求的“硬通货”,而英特尔的许多处理器出现滞销。截至目前,英特尔股价已较2020年初水平下跌了近70%。而在此期间,英伟达股价上涨了17倍多。
作为全球芯片行业的绝对头部公司,难道英特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化毫无感觉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早在1998年,英特尔就与GPU厂商Real3D联合推出了一款GPU,以增强3D游戏和DVD在个人电脑上的视觉效果。此后,在2005年英特尔成立了Larrabee的GPU项目,但它不像英伟达那样是一款专注追求顶级图形计算效果的独立显卡,而是CPU、GPU结合的混合式芯片。
这样的GPU发展路线意图也很明显,就是英特尔只是将GPU作为CPU销售的辅助,而非扩大公司在GPU市场的份额。在Larrabee初次尝试图形计算不顺利之后,英特尔也很快放弃了该项目。
2018年前后,英特尔宣布重返GPU市场。据报道,当时英特尔和OpenAI两家公司的高管曾讨论了各种投资方案,其中包括英特尔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OpenAI 15%的股份,如果英特尔能够以成本价为OpenAI提供芯片,英特尔可以再额外收购OpenAI 15%的股份。
但英特尔最终放弃了,当时英特尔的CEO鲍勃·斯旺(Bob Swan)认为“生成式AI不会很快进入市场”。同时,英特尔的数据中心部门也被认为是,不想以成本价生产产品。
一系列战略误判之下,英特尔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被快速抛弃。2022年第四季度,英特尔在整个数据中心(包括CPU和GPU)的市占率还有46.4%,2023年第三季度就跌至19.1%。同期,英伟达的市占率从36.5%涨至72.8%,专供数据中心的GPU营收同比增长超400%,英特尔的数据中心营收则相较高点时下滑超过40%。
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斯泰西·拉斯贡(Stacy Rasgon)表示,英特尔的未来取决于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的成败,预计该技术将于明年投产,英特尔希望借此超越竞争对手,至少在技术上超越它们。重回技术领先地位可能有助于提高英特尔的利润率并增强客户信心。
不过,英特尔有一个根本问题不会消失:在AI芯片支出持续强劲的背景下,预计英特尔的核心芯片业务不会迅速复苏。
芯片代工亏损严重英特尔“断臂求生”
除了错过AI浪潮,英特尔的芯片代工业务也是这家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。
2021年初,基辛格出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时,提出了“IDM 2.0”的战略,即芯片设计和制造一体化。基辛格计划投入巨资打造英特尔的芯片代工业务,利用产能为高通等只从事芯片设计的芯片公司代工芯片,进军由台积电和三星电子所主导的芯片代工领域。
自2021年以来,英特尔已宣布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、美国俄亥俄州、德国、意大利、爱尔兰等多地的晶圆厂建造计划,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。但截至目前,只有德国晶圆厂给出了明确的开工时间和建设蓝图,爱尔兰和波兰的工厂还在补贴谈判阶段,意大利、法国的项目则直接搁浅。
根据财报显示,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2023年营运亏损达70亿美元,比2022年亏损额还多约18亿美元。文件同时显示,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去年营收189亿美元,比2022年的大约275亿美元下降31%。
多重不利因素之下,基辛格不得不削减成本。英特尔从2022年开始裁员数千人,2023年削减了股息。今年8月,基辛格宣布将裁员15000人,明年将削减100亿美元成本并取消派息。
分析师们称,英特尔命运出现积极转机的可能性正在变小,但仍有希望。削减成本可以帮助英特尔渡过难关,尽管其股价下跌已让英特尔更容易成为收购目标,并面临投资者激进主义的压力。
而对于高通的收购传闻,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,经过产业调查显示,高通目前确实正与英特尔交涉并购事宜,但若并购真的发生,对高通可能是一场大灾难。
郭明錤表示,高通当前最关键的是建立AI芯片的竞争力,首先是装置端AI手机芯片,高通在该领域极具优势,为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;再来是装置端AI PC芯片,随着WoA(Windows on ARM)逐渐优化,高通优势将逐渐浮现,第三是AI服务器芯片,但这是高通的弱项。
郭明錤认为,单从英特尔市值约930亿美元来看,该并购案对高通的财务压力也极大,对获利能力会有立即性的负面影响,净利率可能从现在的20%+降到个位数甚至亏损(晶圆代工业务是最大累赘)。
并购英特尔仅对高通的AI PC芯片业务有帮助,但从微软对WoA的承诺(其最新Surface机型都采用高通处理器、ARM架构),高通在PC市场成长只是早晚问题,并购英特尔虽可快速拓展高通的PC市占率,但付出代价不菲,因为即便不靠并购,高通仍可凭自身实力在AIPC市场成长。
公开数据显示,高通最新一季的资本支出约为3.9亿美元。如果高通用并购英特尔的资金(略估需1000亿美元以上)去扩大资本支出追求AI PC与AI服务器的成长,风险更低且管理效率更高。
(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)
腾讯混元发布开源加速库 生图时间缩短75%6月6日消息,今日,腾讯发布针对腾讯混元文生图开源大模型(以下简称为混元DiT模型)的加速库,让推理效率大幅提升,生图时间缩短75%。混元DiT模型的使用门槛也大幅降低。用户可以基于ComfyUI的图形化界面,使用腾讯...
OpenAI和新闻集团签署多年协议,ChatGPT可引用《华尔街日报》等媒体内容5月23日消息,OpenAI公司宣布和新闻集团(NewsCorp)签署多年协议,意味着ChatGPT等相关产品可以引用该集团的相关内容。注:新闻集团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出版业跨国公司,是由前新闻集团的报纸和出版业务分拆而成。Open...
OpenAI朝AI第3阶段迈进,正招募人才组建“多智能体”团队9月21日消息,OpenAI在发布o1AI模型之后,下一步会怎么走?该公司研究员诺姆・布朗(NoamBrown)在X平台给出了答案,组建“多智能体”multi-agent研究团队。根据OpenAI公布五级量表,最新推出的o1模型处于第二阶段,...
大厂的新竞赛:年薪百万抢人,一年猛推50款产品小米CEO雷军近日透露,如果2021年的时候没决定造车的话,如今多半是在干AI。雷军表示,“其实AI我们也在干,不见得比同行慢,可能讲AI就会比较多”。AI这股热浪,引得周围人越来越重视,不仅仅是小米,从去年年初开...
消息称苹果正测试基于AI的广告平台 Omdia预测苹果今年广告收入可达70亿美元3月12日消息,两位知情人士向BusinessInsider透露:苹果正借鉴谷歌和Meta的做法,尝试利用AI进行广告推广,从而在AppStore广告投放方面提供更优的服务。知情人士称,苹果已经开始向一小部分广告客户测试一款产品,该...
如何选购kawai电钢琴??2023年kawai选购攻略大全来了!
哈喽!最近有超多小伙伴问我:怎么选一台kawai性价比高的电钢琴?为了解决大家在选择kawai电钢的困惑,我专门...
苹果招募生成式AI人才 提供数十个大模型岗位
根据最新的招聘信息,苹果正在扩大其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团队,并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iPhone和iPad等...
昆仑万维旗下Opera生成式AI服务海外用户数突破100万
昆仑万维旗下Opera宣布,生成式AI服务Aria海外用户数突破100万。2023年5月24日,Opera正式推出生成式AI助理...
创始人王慧文退出 美团成AI公司光年之外唯一股东
8月7日消息,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,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在近期完成工商变更,创始人王慧文...